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持续推动园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松山湖财政打出硬核组合拳,推出系列有力举措开源节流,攻坚全年经济发展。
一、全力以赴开源,平衡财政收入
(一)落实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一是继续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将政策红利惠及各行各业,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保障园区产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培育储备优质税源财源。二是督促落实现有科技创新与产业集聚财政扶持政策及撑企助企措施,加快资金拨款效率,让政策早发力、企业早受惠。三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配合研究制定中小微企业应急资金周转池、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等金融扶持政策,缓解“轻资产”中小型企业融资难,为园区培育、孵化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优质创业企业。
(二)加大税源培育和税收征管,深挖潜力。一是根据《松山湖2020年“保稳定、促增长”工作方案》,抓好企业服务、抓好招商引资、抓好有效投资、抓好外贸外资、抓好商贸发展和抓好监测挖潜,想方设法保障存量企业经济平稳,鼓励企业增资扩产,促进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强企业跨地区间的税收筹划监管,杜绝违法的税收筹划,合理利用税收征管政策,留住园区各行业产生的税收。三是提高理财水平,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加强园区财税收入分析预测工作,为园区制定促经济增长相关措施、招商引资目标、发展重点税源等方面的决策提供数据和政策参考。
(三)盘活国有资产,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一是发挥国有资产综合统筹作用,引导资产主管部门盘活用好园区国有资产,提高非税收入。二是开阔思路,贯彻“经营城市”理念,与职能部门共同探索用好市赋予的权限,综合开发土地资源,提升土地整体价值。
(四)守牢债务底线,探索投融资创新。一是积极创造条件申请上级政府债券,用活政策,争取更多的低成本融资资金。二是在全面守牢政府债券底线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投融资创新机制,合理引入社会资本,深挖资源融资潜力,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园区大发展。
二、多措并举节流,优化支出结构
(一)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规模。贯彻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原则,通过公用经费规模和专项安排的一般性支出压减10%、严格控制培训计划和聚集性活动、全面实行公务卡结算管理等方式进一步压减园区2020年一般性支出,腾挪出更多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和补足短板。
(二)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在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三保”等资金需求的同时,筹集资金,创新投入方式,加快对松山湖科学城、东部工业园、功能区统筹等重点领域的资金保障,确保市及园区各项战略部署顺利实施。
(三)改变传统做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花小钱办大事办多事”的思想,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做法,多采用政府引导或政府适当部分补贴的方式,扩大财政资金的受惠面,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提高资金效益。
(四)加强预算执行监督。继续完善《松山湖财政预算管理考核及问责暂行办法》,做到“月有通报,年有考核”,强化单位主体责任意识,督促预算单位依法依规用好今年预算,按照9月份之前完成资金使用计划的要求倒排工作任务,严防“年底突击花钱”。
(五)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部门考核、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予以表扬和支持;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达不到绩效目标或评价结果较差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根据情况相应调减预算或整改到位后再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