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广东省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郑永光带队到东莞松山湖督导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深入下沙湿地公园、青鹤湾鸟类湿地公园,详细了解松山湖全面推行林长制、绿美广东示范点建设情况。
东莞市林业局局长安连天,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敬军等陪同调研。

督导组先后前往松山湖下沙湿地公园、青鹤湾鸟类湿地公园,听取两地关于示范点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报,讨论生态示范点下一步工作需求,提出工作推进设想。
据介绍,下沙湿地公园项目位于横沥镇、企石镇、石排镇之间,紧邻东引河碧道,湿地面积约114公顷。当前,松山湖积极修复下沙湿地公园等一批公园绿地,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湿地碧道,形成“自然生态核心+山水生态廊道+绿色生态基质”的复合生态空间结构。
与此同时,松山湖正在筹建青鹤湾鸟类湿地公园等公园绿地,通过调整地上植物配置,提升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地、林地基础设施状况,建设与自然人文资源保护相协调、与城市空间结构相适应、与城市产业发展相契合、与宜居生活相统一的优良自然生态。
多年来,随着松山湖对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力度的加大,园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稳定性大幅提升,吸引了大量珍稀动物在园区繁衍生殖。
青鹤湾鸟类湿地公园项目位于松山湖生态园片区的寒溪河湿地三角洲范围内,此处具有较好的湿地基底条件,区位生态较好,且人为干扰较少。去年12月,东莞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地点正位于青鹤湾鸟类湿地公园项目内。
松山湖计划到2025年基本建立起以湿地公园为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城市绿地为引领的绿色生态体系、以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为导向的自然教育体系的三大体系,践行“崇山、崇水、崇科学”的松山湖林业生态高质量发展宗旨。
督导组对东莞、松山湖扎实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东莞在经济发展、社会投入、生态环境方面拥有良好基础,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林长制为总抓手,依托现有资源培育打造全民需要的优质生态产品,持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加强森林质量提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林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深入落实各级森林防火责任,抓紧抓实森林防火工作。